以下是奧林巴斯光學生物顯微鏡 CX23 的具體使用方法:
前期準備
放置與固定:將顯微鏡平穩(wěn)放置在實驗臺上,一般距臺邊緣約 7 厘米為宜,便于操作且防止掉落。確保顯微鏡放置在水平、無震動的表面上,避免因臺面不平整或震動影響觀察效果。
檢查部件:檢查顯微鏡各部件是否齊全、完好,如目鏡、物鏡、載物臺、調焦旋鈕等。特別要檢查物鏡是否安裝牢固,目鏡是否清潔無污損,如有灰塵或污漬,可用專用的擦鏡紙輕輕擦拭。
接通電源:將顯微鏡的電源線連接到合適的電源插座上,打開電源開關,調節(jié)光源亮度旋鈕,將亮度調至較低水平,待后續(xù)根據(jù)觀察情況再進行調整。
裝片與對焦
放置玻片標本:將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,用壓片夾固定好。確保玻片標本的觀察部位位于載物臺通光孔的中央,以便光線能夠充分透過標本。
低倍鏡對焦:轉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下降,此時眼睛要從側面注視物鏡,防止物鏡壓碎玻片標本。當物鏡接近玻片標本時,停止下降鏡筒。然后左眼注視目鏡,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上升,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。如果物像不清晰,可稍微轉動細準焦螺旋,使物像更加清晰。
調整視野與光線:通過調節(jié)聚光器的高度和光圈的大小來調整光線強度,使視野亮度適中。聚光器升高,光線變強;聚光器降低,光線變弱。光圈開大,光線變強;光圈縮小,光線變弱。一般來說,觀察較薄、透明度較高的標本時,光線宜弱一些;觀察較厚、顏色較深的標本時,光線宜強一些。
觀察與切換物鏡
低倍鏡觀察:在低倍鏡下對標本進行初步觀察,了解標本的整體形態(tài)和大致結構,找到需要進一步觀察的部位,并將其移至視野中央。
切換高倍鏡:在低倍鏡下找到清晰物像并將目標部位移至視野中央后,轉動轉換器,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。此時,由于高倍物鏡的工作距離較短,一般不要再轉動粗準焦螺旋,以免壓碎玻片或損壞物鏡。只需稍微轉動細準焦螺旋,即可使物像清晰。
高倍鏡觀察:在高倍鏡下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到標本的細節(jié)結構,但視野會變小、亮度會降低。如果光線較暗,可再次調節(jié)聚光器和光圈,增加光線強度,以獲得清晰的圖像。觀察時要注意保持眼睛與目鏡的適當距離,避免眼睛疲勞。
圖像記錄與結束操作
圖像記錄:如果需要記錄觀察到的圖像,可以使用顯微鏡配套的成像系統(tǒng),如連接數(shù)碼相機或數(shù)碼攝像頭,通過相應的軟件進行圖像采集和保存。也可以手動繪制觀察到的圖像,記錄下重要的結構和特征。
結束操作:觀察完畢后,先關閉電源開關,拔掉電源線。將物鏡轉成八字形,使鏡頭遠離載物臺,然后取下玻片標本。用擦鏡紙將目鏡和物鏡擦拭干凈,如有必要,也可對顯微鏡的其他部件進行清潔。最后將顯微鏡放入顯微鏡箱中,妥善保管。
電話
微信